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了解泓樱桃只要100秒,让我们不再错过
. . .

行业新闻


已阅读

“携手合作 共克时艰: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疫”云

来源:天鹅网       时间:2020-04-29 17:39         责任编辑:泓樱桃

目前,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经超300万例。疫情在全球加剧蔓延,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的同时,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会持续多久?面对抗击疫情这场特殊的考验,中国企业该怎么办?

4月28日,“携手合作 共克时艰: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疫”云论坛在京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出席论坛并致辞。

4月28日,“携手合作 共克时艰: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疫”云论坛成功举行,前驻外使节、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战疫一线企业代表分享经验。本次云论坛由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报道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文化中心(筹)承办,中国报道社·企业外宣智慧传播工作室出品。会议在中国网、腾讯视频等平台播出,实时在线观看网友超过200万人次。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副巡视员赵顺国、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副局长刘福广出席论坛并致辞,中联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等专家,以及中国三峡国际公司党委副书记吕炯涛、中交集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何俊峰、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汇川等企业代表分享了本企业的抗疫经验。本次云论坛由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报道社社长陈实主持并总结发言。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文化中心筹备办公室主任张金庭主持企业分享和互动讨论环节。

4月28日,“携手合作 共克时艰: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疫”云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战疫

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深刻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把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表示,在中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之际,中国企业毫不迟疑地向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在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和科技研发等方面贡献力量。这不仅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担当的有力体现,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到全球战疫中,与各国人民患难与共、共克时艰,努力维护全球生产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的举措,既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贡献着中国力量,也为国际企业分享发展红利提供着中国机遇,生动体现了中国企业的责任和担当。”杜占元说。

“这次疫情中,中建集团、中铁集团、中远海运集团、中广核集团、马云公益基金会、腾讯公司等一大批中国企业积极向所在国提供医疗援助。他们有的派出医务人员,有的提供医护用品,有的协助抗疫医院改造。华为公司上线新冠肺炎快速筛查方案,为几十个国家战疫提供经验及技术支持。”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副巡视员赵顺国表示,我们要积极对外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与国际社会分享有效防控经验,充分宣传好中国企业抗疫的国际贡献,塑造好中国海外企业患难与共、共克时艰的良好形象。

以中央企业为例,面对国际疫情,央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对外援助、出口医疗防护物资,为全球抗疫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在欧洲、南美、非洲等地,中央企业协助建设的海外版火神山医院落地开花。在埃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中央企业的疫情防控指导工作组在做好建设项目防疫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

“中国企业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对疫情冲击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中国企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副局长刘福广表示,中国企业秉承开放共赢的态度,积极应对挑战,奋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疫情的冲击是暂时的,中央企业还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国际合作,为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和发展贡献力量。”

疫情造成全球经济衰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报告称,预计全球经济今年将萎缩3%,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滑。以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同比下降6.8%,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16.1%,货物进出口总额下降6.4%;高盛集团估计,美国今年一季度经济下降9%,二季度将下降34%。

中联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表示,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为防止出现上世纪30年代那种大萧条,世界各国一方面继续想方设法阻击疫情,另一方面陆续出台经济刺激计划和民生救助方案。“一场声势浩大的经济复兴战已经打响”。 我国经济虽然总体向好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内外循环受阻,下行压力超常。

“中央反复强调要稳定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和预期,要确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保基层运转。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各地复工复产复运复市,快速推进,企业经营活动大都基本恢复,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已经收窄。”于洪君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表示,疫情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调整面临新的矛盾,稳外贸稳外资任务艰巨。他建议,要深刻把握海外疫情变化,保持和主要业务伙伴的良好沟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维护海外投资的稳定性,创造条件复工复产,加强管理,控制运营成本;继续坚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对内提高创新能力,对外做到保质保量。同时,积极拓展市场多元化,加大对疫情平稳地区的出口,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注重国内消费市场需求变化,以扩大内销缓解企业阶段性困难。

中国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冲击

从境内来看,央企在2月底复工复产率就超过90%,目前已达到99.4%。一大批央企主动搭建对接平台、释放项目需求,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难解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有序复工、协调运行,同时带头落实国家减费降费、减租免租政策要求。从境外看,当前央企境外机构和项目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项目超过5000个。央企正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协同,努力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努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三峡国际公司作为中国三峡集团国际业务的重要实施主体,市场、业务和资产主要在海外。在疫情初期,公司全球“海淘”支援国内疫情防控;疫情全球蔓延后,紧急采运国内物资支援国际疫情防控。三峡国际公司党委副书记吕烱涛介绍,为做好海外项目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三峡国际始终坚持做到“三个保障”:一是保障人员安全,二是保障物资需求,三是保障生产经营。

“支援国内抗疫、境外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这是我们的三条战线。”中交集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何俊峰表示,为了抓好防疫与生产任务,中交集团境外项目结合实际采取网格化作业模式,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在保证自己项目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提供道义支持与援助。“疫情使得各国更加重视医疗设施建设、应急储备等,促使我们对于项目开发方向、模式等有更多思考。”

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是当前紧迫任务,有了疫苗,才能保障企业更好的复工复产。

在抗击疫情中,中国生物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优势,以战时思维、临战状态,从新冠肺炎的检测、治疗、预防三个维度入手,为实现新冠肺炎“可诊、可治、可防”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汇川介绍,从目前临床研究的情况来看,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协同攻关的全球首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安全性良好,有效性显著。

出海企业要密切关注所在国舆论

这次疫情中有的西方国家为掩盖自身抗疫失力,采取甩锅方式污名化中国,炒作“中国源头论”“中国隐瞒论”“中国得利论”“中国赔偿论”等抹黑我国家形象和企业形象。“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导致世界舆论场上乱象丛生。”于洪君表示,围绕新冠疫情而展开的国际舆论战,目前已与经济战、外交战、法律战密切交织。

“海外企业要密切关注所在国涉华舆论,及时进行研判,有针对性地做好企业员工、客户工作。要善于利用国际主流媒体、社交账号等新媒体主动发声,增进与所在国政府、媒体、智库等的沟通交流,维护我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也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赵顺国表示。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认为,对中国企业来说,疫情之下面临的国际舆论风险主要来自三个层面:宏观上,国际舆论对全球经济增长缺乏必要信心;中观上,国际舆论对中国整体形象出现负面解读倾向;微观上,国际舆论对疫情期间的中国企业担忧加剧。

“中国企业需要不断增强应对国际舆论风险的综合能力,着力提升品牌和形象建设的‘四力’:一是夯实企业的‘硬实力’,统筹好防控和生产;二是提高企业的‘软实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三是提升企业的‘巧实力’,多方式做好形象传播;四是拓展企业的‘睿实力’,做好市场调研和风险预警工作。”于运全说。

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报道社社长陈实表示,这次疫情对企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国际传播能力等都是一次“大考”。面对疫情的冲击,中国企业唯有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抵抗风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自身应对未来突发情况的“免疫力”。面对新形势,企业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进行战略布局调整,加快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建立危机预案。